目前分類:※一、佛陀的傳承 (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荷花08.jpg

四十幾年來,佛教界每隔幾年就橫空出世一位教主,自稱釋迦牟尼佛第幾世,要不就是禪宗第幾代傳人,自稱證阿羅漢或佛菩薩,廣收門徒,還可以幫弟子印證修到第幾地。

他們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不知戒法,所以才敢大妄語,「未證言證」。他們強調打坐,自稱一坐可以八小時,而打坐引發的「神通」令很多人好奇,進而追隨。又教主本身很會搞神秘,要有一定「等級」才見得到。

其實佛陀告訴我們,要開智慧是要透過「聞思修」,長遠熏習而來,不是光靠打坐就可以成佛的。

所以就曾經聽聞,有某教主罹患重病時,才發現他多年來的打坐功夫使不上力,才宣告我以前所講的知見都是不正確的,勸大家好好念佛,阿彌陀佛才是唯一的依靠。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結局呢?因為經上告訴我們:「神通不敵業力」。

諸位有緣人,學佛是要「開發智慧」來面對人生的老病死,心無恐懼、無罣礙的,不是要練功夫啊!唯有「老實聞思修,真的沒有捷徑。」高鐵開通時,大家說我們的耐心只有台北到高雄的90分鐘;經過十幾年來,我們的耐心只剩下短影音的30秒,看書的耐心更是沒有了。

你不要以為六祖惠能真的沒有讀書,只聽到一句《金剛經》就開悟,其實他多生累劫已經聞思多少經典,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現在是學佛的黃金時代,要什麼經典都有,不用效法玄奘大師去印度取經十七年了。佛子們!不要再浪費你的大好人身;佛法沒有什麼神奇的功夫跟秘密。釋迦牟尼佛是慈悲又平等的,一切都留在經典上了。要「聞思」具足後,落實在生活中去運用,修正自己身口意行為

拿出一本經典來面見佛陀吧!《華嚴經》說:「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百花齊放】: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2408585

三、【思的重要性】: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0912913

四、【為什麼你還沒開悟】: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1386122

五、【要如何開智慧】: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1974155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度眾生

 

居士問:我的好朋友原本是個開心果,但現在天天都不快樂,我想要度他學佛!

師父說:修行的第一步要先「自覺自度」,而不是度眾生。

你看佛陀一生傳記就可明白:為什麼他要選擇走修行的路;因為他知道如果連自己都度不了,怎麼有能力去度自己的家人及釋迦族。所以他成佛後才回去皇宮度父母妻子,以及有緣的族人。

雖然你很有悲心,不忍眾生苦,但是不要急!不要怕沒有眾生可度!只要你的悲願還在,隨時都有讓你度不完的眾生。

所以先把自己度好吧!要活在當下,不要活在過去,未來,更「不要活在別人的家裏或身上」,因為你的心在那裏,你的身就在那裏。

什麽是「外道」?只要你沒有「觀自在」,你就是外道;只要你的心往外追逐,就是外道。

老衲頌曰:

萬物靜觀皆自在,

一念動情盡苦海,

轉心向內卽出路,

攀緣馳外費工夫。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自度的重要性】: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2346551

三、【撕裂自我的面子】: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8655255

四、【觀照自心遍在的覺者(心經的生活智慧第三章)】: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8655461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要怕麻煩

古代聖賢證悟者,有誰教你「快」呢?沒有!都是要慢活、逍遙、難得糊塗;但是現代科技、經濟發展,已經把大家不斷帶往「快還要更快」。

現代人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你只要付錢;起床就人手一杯手搖飲,中餐、晚餐去外面吃已經落伍,要叫foodpanda送到家門口才是王道~但這不是幸福!

其實,就算你把整本《老子道德經》都背起來,也無法學會「慢活」。真正的幸福,是要懂得生活;在日常生活六根觸境中活在當下,「有耐心」的做好應做的家務事、小事、瑣事、多多自己動手,不要怕麻煩。如果事事都要別人服務,只會導致你「越來越不懂得生活」,如此豈不是把你的幸福感越推越遠。

這「怕麻煩」的習氣,在宗教界也一樣渲染開來:現在是農曆七月,正是全台灣做法會的「旺季」,去寺廟、媽祖廟、玄天上帝廟,甚至土地公廟都可以繳錢、立牌位,請專人誦經、請佛菩薩為你消業障、超薦祖先,甚至網路線上繳費就可以;但是你從來沒有想要好好的誦一部經回向自己,回向列祖列宗。

你自稱佛教徒,佛教「三部經王」你知道是哪三部嗎?都沒有一點好奇心,想要發心讀一遍,看看釋迦牟尼佛講了什麼嗎?為什麼會稱「經王」呢?《法華經》有二十八品,幾乎每一品都是勸你要「如是受持、讀誦、解義」,他沒有一句是要你去繳錢請專人誦的。

清明節、中元節,只要我在外頭經行散步,就會有鄰居問我:「師父!你怎麼沒有去誦經做法會呢?」我是發願續佛慧命的「講經法師」,我寧願沒有人供養,也要學佛陀只是不斷講經,講到沒有人要聽,我就用寫的留下法寶。這些經典都是古代出家人,一步一脚印從印度取經,經過無數人前仆後繼拿生命換回來的,也才有今日的《大藏經》被留下,我怎能不講給有緣人聽呢?

佛陀在《楞嚴經‧第九卷》最後交待阿難:

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徧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法是我的生命,就是繼續講,我無法講了還有徒弟講。沒人供養,佛陀也教我們去托缽;所以發願「續佛慧命」的法師是不會餓死的,我就是最好的證明。

今年八十,講經三十餘年,已出版二十本經典的講記,今日再發願要註釋《成唯識論點睛》,留給以後要信解唯識學的有緣人,敬請期待!

諸位大德!不要怕麻煩,好好生活就是修行,因為離開生活沒有修行可言,切記!切記!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地藏經可以晚上誦嗎?】: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0187395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19 Fri 2024 12:53
  • 親證

 

親證

居士安排下個月開刀,開刀前就來來回回醫院無數次;他告訴我:終於體會「老病」的無常與害怕~這就是「親證。我講再多次的十二因緣「老、病、死」,不如你身歷其境走一遭來得有體悟。

釋迦牟尼佛為何要離開皇宮去求法,他在皇宮不是衣食無缺,不是有更好的環境供他用功嗎?因為宮中太舒服了,有三千後宮24小時服侍,又有夏宮可避暑,冬宮可保暖,他「出離心」會發不出來的。

佛陀離開皇宮後,他凡事都要自己來,打赤脚,著糞掃衣,每天外出托缽,露地宿;甚至他涅槃前拉肚子,也是要叫阿難扶他一把啊!

而我自己41年前胰臟急性發炎,住院十天插鼻胃管,無法吃東西,都靠打針來維持體力,瘦了13公斤,出院後皮包骨剩下49公斤。所以一出院我就決定去出家了,不再四處觀望、比較哪間寺廟好,也不再分別哪個住持修得高深。燒掉所有高考級格證書、獎狀,放下一切,因為我親證「五蘊熾盛苦」;如果我在這十天死了,那還有什麼放不下的,還有什麼帶得走的呢?

所以你修行為什麼沒有進步,可有可無?那是因為你的「出離心」還沒有真正發出來~主要是你的日子過得還不錯!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修行不需要別人同意】: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1362936

三、【開悟的秘訣】: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1338610

四、【你能在順境中開悟嗎?】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1736612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和尚說故事~一個願望

老和尚說故事~一個願望池上伯朗大道。金城武樹

上週到花蓮富里去看看26年前護關的居士們。有位60歲的蓮友,他一個人在機械的協助下就可以種植十二甲的稻田,也就是12座足球場那麼大。由此可見未來AI世代,不知會如何發展?

這讓我想到一個小故事:有位天神,衪答應農夫,幫他實現一個願望。這位農夫就說:希望萬能的神,保佑我的稻田,這一年不會遇到狂風、不會有暴雨,太陽不要太大,蝗虫不會過境,天天都是春天的好天氣。天神都答應了。但是收成時,一粒粒的稻穗卻都是空心的。為什麼?因為植物像人一樣,沒有經過風雨無情的摧殘歷練,他是無法結出紮實的果。

科技的進步,為我們省了很多的時間與力氣,但是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AI無法幫你開發智慧!很多事情都是要靠自己去體悟才知道,這都要親身體驗的;因為智慧是一種內在的東西,不是外在的。而親身體驗一定會碰到很多錯誤、挫折的打擊,合理不合理的酸言酸語,但這都是精髓,它是內在成長的動力。

所以我常說:即使佛陀再來,他也只能為你「開、示」佛法,而「悟、入」還是只能靠你自己不斷地聞思修,長遠熏習,絕對沒有捷徑的。所以不必追求神通,這都是別人的;好好栽培自己比較重要打開書,聞思佛法開始吧!

老和尚說故事~一個願望

老和尚說故事~一個願望

老和尚說故事~一個願望

老和尚說故事~一個願望

老和尚說故事~一個願望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聞思修】: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0452413

三、【自度的重要性】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2346551

四、【相信自己】: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2174054

五、【叢林以無事為貴】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2371429

六、【要如何開智慧】: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1974155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叢林以無事為貴

世間不是被別人糾纏在苦,而是被自己的老、病、死糾纏那才苦。

我們修行就是在修當身體不行了,沒有捨不得、沒有貪愛,也沒有憎恨;如果真的做到這樣的話,那就是真的「來去自如,了無罣礙」。

要做到這樣,當然靠你平常的修持,不是等到醫生宣佈你只剩下三個月才心慌。有人得到癌症,聽到生命只剩一年,他不是去大醫院治療,反而六神無主到處求偏方、符水;這是你用「第六意識的妄想心」來治療你的「身根」。

所以要趁身體還可以,生活也安定,正好修行!如果你要等到感情失敗、事業不順,身體不行了,才要回頭來修行,那可能來不及了?因為挫折、失敗、病苦的「獨影境」力量很強,反覆冒出負面念頭,會讓你的心定不下來。

百丈禪師說:「叢林以無事為貴。」其實真正的「叢林」是指我們的身體,科學家已經證實:男生有36兆細胞,女生有28兆的細胞所組成(附新聞連結),所以身體是五蘊和合的,你很難做得了主。

吃得下,睡得著,大、小通暢,這才是“事事無礙”的最高境界,這是「風調雨順」。閒來無事出門曬太陽,鍛練四肢,心無半點事掛心頭,就是「國泰民安」;如果風不調雨不順,那就有事了。

釋迦牟尼佛最偉大的一件事,就是先度了他自己~佛子!回頭是岸,不要再心外求法了,先度好自己!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自度的重要性】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2346551

三、【問題出在你自己】: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8655211

四、【相信自己】: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2174054

五、【老和尚說故事:鴦掘摩羅】: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2200880

六、【聯合新聞網報導:人體的自然平衡奧妙】:https://udn.com/news/story/6897/7456976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和尚說故事~一粒芥子

居士問:參加法會有效嗎?如果有效一次就超度走了,為什麼每年都要超度?往生一定要立牌位嗎,現代年輕人都不供奉祖先牌位,我們死後要住哪裡?

    每半年就會有相同的問題傳email來問,主要是現代社會大家都要快速,所以不同的宗教都有舉辦很多法會,以滿足「供需平衡」,這是經濟學的理論。我講個小故事給大家參考:

    一位剛死了小孩的母親去見佛陀,她哭求佛陀幫忙:無論如何都要讓小孩死而復生?佛陀就說:妳只要到城中,跟一戶沒有死過人的家庭要一粒芥子,我就有辦法幫忙。

    這位母親趕忙入城,挨家挨戶敲門問,走到脚都起泡了,還是只有聽到:「抱歉!我家也有死過人,沒辦法給妳!」母親終於體會無常的道理。她垂頭喪氣地來到佛前,跪地合掌,請求佛陀接引她出家修行,以離苦得樂,究竟涅槃。

 

    關於法會,這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答的,其實老衲十四年前出版的《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前言:回歸佛陀的懷抱〉以及〈第一章 佛在我們心中,不在外面〉(最後有附文字檔連結)就講得很清楚了。或是《生命的覺醒‧第四講:功德須自性見》,就有把「何謂功德與褔德的差別」說明白了,各位有空就再拿起來復習復習。

    老衲只能針對修行的法門在此簡單的提醒一下:所謂修行就是在修心,只有從心下手才是最究竟有效,沒有什麼方便法門;目前有人在講方便法,幾乎都是在心外求法。那是最不得已的下下策:所謂「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種種的法會、活動、拜懺等,都是為了順應眾生所想要的而設計的。

    但方便法不能隨便用,除非你是有能力引導眾生令入佛智的真正有修有證悟的高僧大德才能够方便的用一下下,絕對不能長此以往都使用方便法,否則會讓眾生產生依賴的心理,甚至落入迷信的陷井。

   您看佛陀的一生傳記就知道,他一生除了講經說法以外有辦其他的法會,活動嗎?旣然我們都說在學佛,為什麼到最後卻都是在學外道法呢?

  清明還有農曆七月,很多人看到我都問:師父!你怎麼這麼閒,沒有看你去做法會?哀哉!這就是末法時代的徵兆啊!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心經 ‧ 回歸佛陀的懷抱】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8655477

三、【心經 ‧ 第一章 佛在我們心中,不在外面】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8655471

四、【生命的覺~六祖壇經說什麼】: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12829735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盆眼淚

 

居士說:想為過逝的好友做點功德。

師父說:可以。

居士又問:師父,您們沒有做法會,那要用什麼回向給亡者?

師父說:你發心當下已經一個功德;您供養送過來,就馬上再一個功德;您頭磕下去,就又一個功德。您來道場掃掃地擦擦桌子又一個功德,您來煮一頓飯供養師父一定也有滿滿的功德,即使您叫foodpanda送都有功德。

我出家近四十年,日以繼夜刻苦研讀經典,然後用淺白文字講給大家聽,還編了二十本書隨緣流通,這不够資格讓您們供養後有功德嗎?

我徒弟出家三十年,十七前年癌症三期,他邊化療復健,還是心心念念不斷謄稿、編書、剪接錄音檔、自學網站架設,記錄我的開示寫部落格給大家不斷熏習,他還要煮飯掃地洗衣服,您們來了還要倒茶水準備點心給您們吃,他不够有功德讓您們供養嗎?

您知道中國佛教會沒有發薪水給我嗎?您知道我們都是靠願力,費了九年二虎之力才得以割愛辭親,努力弘法不懈的嗎?我只希望佛法不要敗在我的手裡而努力支撐著,您知道我八十歲了還南北奔波講課,沒有一次沒倒貼車錢的嗎?

您要多少功德,隨您自己「身體力行」吧!但是絕對不是付錢叫師父幫您誦經才有功德!經是要讓你開智慧的,不是要讓你超度亡靈的,哀哉哀哉!我的眼淚都哭一大盆了。

「花果同時」是蓮花五德之一,淨土宗常用來譬喻:去到極樂世界,您馬上得不退轉。而「因果」也是「花果同時」,您發心當下功德就圓滿了,只是時間早晚,所以唯識學才有「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金剛經》也才會叫你要「不住相布施」,因為功德福報出現的時間點不一定,他不是像煙火一樣,"馬上"那麼炫麗迷人出現的。

不要再跑「法會道場」了,最後您只會變成迷信;好好在家研讀經典或許還會開點智慧。老衲八十歲了,已經無法力挽狂瀾了,有緣人看到,勸你自己好好身體力行吧!不要想依賴誰。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我的本願】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0038214

三、【修行不需別人同意】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1362936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自己

今天讓你相信有一位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年前在印度出生,透過修法成佛,這你很容易相信,容易接受;但是要你相信自己的心中也有一個真如佛性,他不是世間所說的靈魂,是凡、聖通依,無論凡夫、菩薩都是依靠這真如的心而在,這可不容易。

因此《華嚴經‧賢首品第十二》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可見信心最重要,你才有辦法去聞思佛法,而依你所了解的法去實踐,去行,去體會出來,如此你才有辦法「證」得到,就像《雜阿含經》講的:「自知自證。」

《華嚴經》講:「信、解、行、證」四個步驟。信為道元功德母,如果沒有信,你要解、行、證各種修行果位,都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四個,不是「證」重要,而是「」最重要。包括世間三百六十五行,你碰到逆境就打退堂鼓,不斷換工作,就是對自己的信心不够,對選擇的行業沒有信心。

我們學佛也是一樣,平常身體健康沒事時,很虔誠正信,一旦身體有毛病、事業不順,就開始懷疑。懷疑佛菩薩沒有保佑,有的甚至退道心,將佛像都回收了。有的就轉去信其他宗教,為什麼?因為在五花八門的宗教世界,他可以得到感應,依靠無形,仰賴別人比較快。

所以要相信自己:你也可以透過修行體證。好好親近善知識、聞思佛法,法隨法行,不要急。智慧是從生活中歷練來的,我們往生時「萬般帶不去,唯有『智慧』才帶得走的。」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如何破除四相】: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1283158

三、【迷信與悟信】: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08618250

四、【自知自證】: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8655197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creenshot_20230518-201841455 (1).jpg

何謂「倒果為因」?就是果變成因。

修行的目的不是在運用什麼方法來「趨吉避凶」,這只是世間善法,不是修行的目的。學佛法是要我們「乘真如船,超越三界的假相」,而不是透過某些術、流、動、靜的手段來改變日常生活的逆境。當你把「趨吉避凶」當做目標時,怪力亂神的現象就會出現在你的周遭。譬如能放光、有分身、通三世因果、治病、轉運等,這些都是從種種事相上幫你解決疑難雜症。

譬如說你遭遇逆境的苦果,現在透過某種神秘力量免除了;但不要高興太早,其實它只是把災難的「果相」免了,但是災難的「心因」仍然存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平安沒事,可是將來「因緣成熟」時,苦果還是會回來的

因為本來的苦果正要兌現,而你把它移開;換言之,你把苦果再度變成「因」了。所以當「內因」再與「外緣」聚會時,那果報就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這就是〈唯識學〉所說的:「現行熏種子,種子再起現行」。

觀現今世界上有數不盡的慈善團體,努力不懈地在全球各地做救濟,但苦難眾生還是愈來愈多呢?這就是釋迦牟尼佛不選擇當「國王」,而選擇出家修行路的原因;因為唯有透過修行,才能「了生死、出三界、斷輪迴」之苦。

佛陀當時,遇到琉璃王要滅釋迦族,為何他也束手無策呢?由此可見,眾生的共業力量很可怕的。

俗話說:「解鈴還需繫鈴人!」根本解決之道,一定要從「心」下手,教導眾生「轉心向內」,接受苦、學習正確「了苦」的智慧;不要依賴、不要逃避,「轉」貪嗔癡成戒定慧,才能收效。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接受】: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19750547

三、【六神無主】: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8655181

四、【什麼都接受】: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1201510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和尚說故事~修行的目的

 

從前有一位禪師的年輕弟子,一心虔誠想要修行,但到底要修持什麼法門,一直沒有勇氣問師父。所以他只好到處去看別人都怎麼修?

有一天早上,他發現很多人在附近的佛塔不斷的繞著,於是他每天早上也跟著繞塔。禪師問他:「你最近那麼早起,都在做什麼?」弟子答說:「師父!我有好好的在繞塔修行喔!」禪師說:「很好,繞塔功德殊勝行,但是你如果能做『更好』的修行,豈不是更殊勝嗎?」弟子心想:「聽師父這麼說,那麼應該有比繞塔更好的法門才是。」於是,他就不再去繞塔,一心只想找到更好的修行法門。……

爾後,他經歷了誦經、禮佛、聽經、念佛、打坐、朝山、抄經、掃地掃地掃心地.......種種修行法門;但每次禪師發現後,仍然是那句話:「很好,但你應該能做更清淨的修行法門才是!」

這時,他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問禪師:「師父!到底什麼法門才是最清淨、最殊勝的修行呢?

禪師說:「就是要調伏我們的自心,這才是修行的真正目的。無論是繞塔、聽經聞法、誦經、禮佛、念佛、打坐等等,這一切無非是為了『調伏自心』而已;如果你懂得調伏自心,即使不做那些功課,也是無妨的。如果你不能調伏自心,那些修行法門、定課,做再多也是沒用的。」最後禪師強調:「最重要、最殊勝、最清淨的修行~就是調伏自心。」

《金剛經》云:「須菩提白佛言:『善男子、善女人,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須菩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解空第一;這解空第一,就是「空性見」第一的意思。

須菩提他不是不懂,他是菩薩心腸幫大家請法;他請問佛陀:「要如何降伏其心?」

所以,修行的見地就是要「調伏我們的自心」,所有的佛法都是「心法」;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九年,就是為了要去除眾生的妄想、執著而已。

你不要再往外攀緣了,不要再千里迢迢,四處去追逐神通感應的 "大師";回頭是岸,好好反觀自心,修改自己的身口意,那你就是在修行了。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你有在修行嗎?】: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19505469

三、【修行重點開示】: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0140235

※金剛法林網站: https://www.wiseman.tw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creenshot_20220427-213938315 (1).jpg

我還沒出家前,就很熱衷修行,甚至過午不食。但是卻學了很多相似佛法、方便法,錢也花了很多;可以說,我一生教書的錢,大都花費在學法上。最後我發現:即使學了很多法門,不但舊習氣不見減少,反而新增加許多學法後的煩惱與偏見,甚至怨天尤人。

這原因在於對「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沒有修好,就一頭栽進去精進念佛、拜佛、誦經、打坐、觀呼吸等日常功課;以上這些都還不算開始修行,它只不過是給自己創造修行的資糧而已。

其實,真正的修行是要從「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下手:

 慈心:放下捨不得對人好的心,永遠只對人好,不對人不好。

 悲心:將心比心。我們很難看見別人在受苦,而心沒有感覺。

 喜心:以放鬆、欣賞、感恩、學習的心,正面對待一切的境界。

 捨心:看破、放下過與不及的激情,先做到心靜得下來,才能享受閒來無事的感覺。

萬物共同的「語言」是心。敞開你的心,它自然就會越來越寛廣。這也是修行要從心下手的緣故。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四無量心】: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0024447

三、【放下捨不得對人好】: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1344838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creenshot_20220215-192853839_1.jpg

無論是佛法或老子、孔子講的法,一點都不神秘,也沒有秘密;他們把覺醒之法通通告訴我們,而且流傳千百年,只要你照著去修持,就會跟他們一樣成為覺者。

這改變自己的機會,並不需要別人同意,但就是很難做到,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出離心」還發不出來。

修行三主要道是:「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第一個是「出離心」,你沒有出離心當然發不出「菩提心」,也就難有「空性見」。雖然下定決心今生要成佛,這也是妄心,但這個妄心會激發你的「出離心」。

發出離心,可由「轉心四思惟」開始,也就是轉心向法的四種觀照:

一、觀人身難得。

二、觀生死無常。

三、觀業報因果。

四、觀輪迴過患。

時常有這四種思惟,你的「出離心」容易生起,也才有動力善護念自己的心。時常想到死、想到病,你的貪心會減少,欲望之火也會熄滅。

為什麼你會一直往前衝-衝-衝-,停不下來呢?因為你都想我身體很健康,能活到一百二,這是沒有「無常觀」啊!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修行次第】: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1041052

三、【苦諦】: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19752455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10920_232649.jpg

聽聞不少學佛多年的老參,讓外籍看護睡擴建的小陽台;或者,全戶中央空調,就看護那間沒有冷氣也沒有窗戶。其實,佛法的精神是:空、平等、不分別、不執著。

如果你違背這四個原則,你所講的慈悲還是「因人而異」;你修行的境界多高,是「有待商榷」的。因為你沒有將佛法展現在日常生活之中。

看護很辛苦,他最好是睡在安靜、舒適的地方,才有精神做照護工作,不是嗎?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平等】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8655227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10630_201851.jpg

八正道: 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第一個正見最重要,正見豎立了,方向就不會出錯,而且你也已經知道怎麼做,可以到達目的地,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如同從台南導航到台北的路線已確定,那只差在交通工具:是走路、騎車、搭高鐵或飛機。

佛陀講經45年,是在幫你「洗腦」,建立正見。尤其45年之中,以22年講《大般若經》,就是要豎立你的「空性見」。佛陀告訴我們最省力的修行方法:觀念改,世界就改。你的想法變了,命運就會改變;因為想法左右你的行為,行為就會決定你的命運。

何謂正見?對三寶、四聖諦、無常、無我、因緣果報都有「勝解」~一種確定無疑的理解。所以,誦經面見佛陀,或者閱讀、聽聞古今中外證悟大德的法寶,都有助於對正見的豎立。千萬不要懶得看書親近善知識啊!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具足正見】: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0272998

三、【快樂】: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0781911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10301_200553.jpg

南傳、北傳、藏傳佛教的「修道次第」有:

南傳(原始佛法):布施、持戒、升天法、欲的過患、出離心。

北傳(漢傳佛教):《大般涅槃經》云:乳(人乘)、酪(天乘)、生酥(聲聞乘)、熟酥(菩薩乘)、醍醐(一佛乘)。

藏傳佛教:三主要道~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因為藏傳佛教強調「即身成就佛道」,所以要具足前面三主要道。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一乘圓教】: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19976069

三、【煮飯與修行】: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0808525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10301_200126.jpg

○○居士吉祥:

 佛法如大海,難以窮畢生之力閱盡。

 研究次第從原始佛法《雜阿含》,《中阿含》作為基礎,而後大乘三系論典(唯識、中觀、如來藏),大乘三部經王(《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等都通達之後,就要專精一門深入,再三研究。

 最後一定透過「禪修」(禪者心也。把經中的心法用在日常生活中去觀照自己的身語意種種行為,一步一步地修正不如法的情緒與習氣。如此才是真正的所謂禪修。要記得喔!禪修不等於禪定打坐。)

 歷經聞思修得實相般若後,就要發願行菩薩道度眾生(尤其要管控情緒與習氣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一定要在度眾生中以眾生為善友,以眾生為借鏡,才有辦法觀照自心,進而降伏其心),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因為成佛不是您一個人的事,是要大家一起成就佛道,如此才是大乘之道。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六度波羅蜜】: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8655113

三、【課後感言】: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0888563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PITU_20181009_155106.jpg

 

 

  佛法是活法,是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以解除緣於妄想而產生煩惱與問題的智慧。然而,如今世人卻執著於死後的世界,視佛法為助念、超度的法寶;如是本末倒置,以致佛法淪為死法,變成宗教儀式,殊為可惜!

  老衲開藏為暢佛陀宣說聖道以袪除眾生妄想執著的本懷;用心深經淺說,以生活語言開講,欲使人人一聽就懂,即學能用。願諸上善人跳脫愚癡迷惑的框架,深心信解,自見本身具有廣大智慧與佛無異。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我的願力: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18985938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190821_103238.jpg

釋迦牟尼佛說法時,沒有將佛法分大小顯密,這都是眾生的心分出來的。

一般我們講「戒、定、慧」,這是直線式的學習;然而華嚴是一乘圓教,他是圓形的,從哪一點開始都是一樣的;或者說是等邊三角形,每一個角都一樣。

所以,有人講究規範就要從「戒」入手;有人相應打坐,從「定」入門;有人喜歡學法,就從「慧」進入。譬如:《華嚴經》是菩薩入三昧,入正定去度眾生一般,他是從慧生定。

這很符合「八正道」的次第:第一是「正見」,先有正知正見之後,才「正思惟」、之後你自然會「正語」、行住坐臥外顯「正業」、「正命」,之後起「正精進」修行。爾後你念念是覺,就是「正念」,然後進入「正定」就是「應如是住」的境界。這是根本佛法。

所以《華嚴經》是將佛陀講的原始佛法,再擴大,再加以隱喻而已,可以說佛法都離不開根本佛法、四聖諦法的。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PITU_20191010_195813.jpg

徒問:種種附佛外道的弘法方式,怎麼都好複雜,又非常崇拜他們的教主?

師笑答:因為外道有二點特色:一、與佛法搭上一點邊,就說他們是佛教某某宗。二、他一定很有吸引力,才能讓你著迷在境界上。試問:你迷在境界上,那要如何開悟呢?

佛法是覺法,佛陀他只是要你清醒,他並沒有要讓你對他著迷。佛法叫你「轉心向內」才有出路,佛法是平淡無奇的,他一點都不神秘。

但是,眾生喜歡反其道而行,一直向外去找有吸引力的教主。所以,一般人不是要學佛,他是要練功夫,練別人不會,只有他會的,這樣才能得到名聞利養。

所以,趙州和尚說:「平常心是道。」而平常心就是你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做的:吃飯、睡覺、穿衣、工作~都要時時保持覺醒,而不迷失。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