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六、幸福的秘訣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知足常樂

「知足」不是叫你日常開銷一定要省吃儉用,穿著樸素,睡木板床,出門搭公車。「知足」的真實義是:什麼都接受

所以儒家經典《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你是億萬富翁,你當然開得起賓士汽車,也可以開賓利;只要你「不執著」非賓士、BMW不開,那就是知足。

相反地,你已經三餐不濟,但手機仍要拿蘋果,網路要吃到飽,還要騎gogoro才拉風,那你就是「不接受」口袋空空的事實,你不知足。如果接受手頭不寬裕的現況,你會積極去工作,覺得兩隻脚就可以走遍大江南北,騎脚踏車也可以環島,搭火車刷悠遊卡又可打九折,多開心。

所以好也接受、不好也接受,就是知足,心也才能安定,你的快樂才能長遠,這才是~知足常樂。如果每個人都知足,那詐騙集團就會越來越少了。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快樂為什麼不幸福】: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9260459

三、【迎財神】: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0967867

四、【向下比】: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1242686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11118_220610.jpg

布施有分財施、法施、無畏施,總歸一句就是叫你要「」;主要是必須捨掉你的執著、煩惱。如果芝蔴小事都放不下,你的心怎麼有辦法歡喜。

每天都歡喜,你才看得到可憐的眾生,這是「悲心」流露。而你看到眾生苦,想幫他離苦得樂,這是「慈心」。所以,常常捨,自然生歡喜心、悲心、慈心,如此四無量心都具足。

其實,「放下」是最困難的,但是你「放不下」,就什麼都免談了。好像修持六度波羅蜜,你第一個「布施波羅蜜」都做不到,後面五度怎麼往下修呢?

農曆年假即將結束,明天就開工了,我們的修行也從「捨」開工~對自己,「放下執著,不論好壞,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對別人,「放下『捨不得對人好的心』」。

諸位善友!從新開始吧!每天練習喜心作意,讓自己歡喜起來。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切身之痛】: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8655119

三、【四無量心】: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0024447

四、【修持忍辱波羅蜜的第一步】: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1117418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11118_215635.jpg

 

真正造成你痛苦的,是你一貫想要「常」的想法~要天天睡飽飽,時時好心情,手機不可斷網,公車不能誤點,天氣不要太冷,服務生要對我微微笑。如果你都要「常」,那你就與「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苦」日日為伍。

其實,這世間、宇宙本來就是剎那剎那不斷變化,充滿「無常」的;只要你接受「無常」,生命就會靈活,生活才會快樂。好比煮飯,因為無常,天天可以變化菜色,煎炒蒸烤隨心所欲。因為無常,生病才會好。睡不好,就接受身體的智慧,如果一定要每天睡飽飽才開心,那唯有「一覺不醒」才符合資格。

眾生的心沒辦法敞開,是因為「執著」讓你痛苦,不是無常讓你痛苦。我們學佛,要知道「無常」真好;世間充滿「無常」,你才有辦法修行,要不然凡夫永遠是凡夫,聖人永遠是聖人。因為「無常」,佛陀才宣說八萬四千法門,應眾生不同的根機;如果只能「常」,那佛陀只教我們一個法門就好了。

打開你的心,接受這身心、世間、宇宙的「無常」,不要排斥;以喜心作意的心情欣賞它,親身去體證~《大般涅槃經》所講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無常想】: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8655295

三、【接受無常】: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0932787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10104_171603.jpg

日常生活遇到問題起煩惱,就是心中沒有「佛法」;有許多人平常很喜歡親近善知識到處聽聞佛法,然而沒有反覆去「思惟」,以致於踫到境界,不是執著,就是起煩惱。而不曉得去反思佛陀教我們什麼?或是佛陀會怎樣面對這個問題?

修行為什麼沒有辦法開悟,沒辦法生起智慧?大部份都是卡在沒有將所聞的佛法再好好「思惟」一番,以致於遇到境界,都還是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去面對。所以,沒有觀照般若(思慧),怎能將佛法落實於生活中呢?由此可見「思」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法喜湧現】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15482433

二、【聞思修】: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0452413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24 Sat 2020 19:27
  • 快樂

P_20201024_194616.jpg

什麼是快樂?就是"很快過去"的樂!

現代科技文明所帶來的物質享受,是超越古代皇帝的;但是從外面抓取物質,來填補內心空虛的快樂是無常的

唯有心靜下來才有辦法「安樂」;也就是不管踫到任何人事物都不會起煩惱,珍惜現有,心中才會常具富足感,知足就常樂。

為了教導眾生離苦得樂,所以釋迦牟尼佛宣說「四聖諦」:先講「苦諦」,讓我們瞭解什麼是苦;「集諦」,就是告訴我們造成苦的根源;「滅諦」,是說只要袪除苦的根源,就可獲得解脫;「道諦」,就是可以導致苦的止息的八種途徑(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唯有依循「八正道」的生活方式,才能獲得真正的「安樂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快樂為什麼不幸福: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9260459

三、生命的高度: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19388301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00404_162259.jpg

居士問:為何年屆八十的老母親,天天憶念過去、抱怨病苦,充滿負面思惟,而且難以說服?

師父答:你老了就知道!

因為老年人對死亡有莫名的恐懼與壓力,再加上色老氣衰,很難當身體的主人,所以快樂不起來。

年輕人休想要改變年邁父母的想法,你能做的除了當他的忠實聽眾,讓他悶在心中的苦,有一個宣洩管道外;更重要的是效法老萊子娛親,盡量塑造快樂話題,讓父母心中有一分的慰藉,他自然就會少一分的負面思惟。

這提醒我們:修行不是退休才開始,當下就要學習「空性的智慧」來解除生活中的煩惱,否則生、老、病、死對你來說,即會變成「四山來逼」。

 

 

免費贈閱:學習空性的智慧,都在《當孫悟空遇到唐三藏~修心七要新解》、《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心經的生活智慧》二冊,請連結以下官方網站,留下住址、姓名、電話,即免費寄送。 https://www.wiseman.tw/7.html

一、【 當孫悟空遇到唐三藏~修心七要新解】: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category/2991983

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心經的生活智慧】: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category/2991985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戒之在得】: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8655499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191211_111019.jpg

居士問:為了國小一年級女兒的教養問題,和老公意見相左,覺得煩悶。

師父開示:我常常告訴你們:因與果不是只有「單一因緣」造成的;也就是說,不是父母給她最好的安排,妳女兒就一定會功成名就。

以唯識學來講,凡一件事要成就,需具足四種緣:因緣、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妳女兒出生,自己所帶來的善根福德,是很重要的「親因緣」;而他所居住的地方是「所緣緣」;另外,生活中的「增上緣」:老師、同學、親朋好友,乃至順逆境,都會影響到未來的果;最後,她的心是屬於「等無間緣」,也就是有沒有向上的心相續不斷。

因此,不要「執著」非怎樣才最好,因果法則是很複雜的,只要一點點的因緣變化,他的果就不一樣了,實非妳可以完全掌控的。所以,家人充份溝通,小朋友能接受,那就是最好的安排。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接受】: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19750547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191217_123300.jpg

 

佛法講的「」是心不寂靜,內心靜不下來,真是「」啊!反之,內心靜得下來,才是「」,故佛說「寂滅為樂」。如果您的內心靜不下來,那麼一切的快樂都是假的,它只是在掩飾你心中的動蕩不安而已。

一個人真的心很寂靜的話,就能體會,沒有任何東西比寂靜更快樂。因為所有吃喝玩樂的追逐,都是為了要填補內心的動蕩不安;如果你沒有警覺到這一點,那無論您怎麼努力修行到老、死,仍是停留在原地踏步!

所有的修行法門,無論念佛、持呪、誦經、禮佛、打坐都是要止息你的妄想與內心的不寂靜。所以,《法華經》才會說:「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平常心是道】: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19959521

三、【苦諦】: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19752455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191206_204508.jpg

眾生問一百個問題,其實只有一個問題~就是「你還有『我』」;這可不是男主角常對女主角說的浪漫情話!

如果你沒有自我,就沒有問題。佛法的「空性法」,不是講你這個人不見了,或者隱居躲起來,而是要超越「自我」。

這個超越,不是要你不管世間的人情世故;反而是要安頓好家人、朋友~所以「放下」是叫你凡事不要執著不是放棄不管,該做的還是要做。當你好壞都不執著時,哪裡還有過不去的境界。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畢竟空】: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19765418

三、【證悟空性】: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category/3435739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190310_153114.jpg

快樂又幸福的秘訣,在於提升你的生命高度。很多人很著重自己的生活品質,但他不知道這需要先建立生命的高度。因為,提升生命的高度,生活才會有品質,人生才會幸福快樂,這叫「三生有幸」。

孔子說:「登泰山而小天下。」而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後,他的心得一定是"不用爭";因為在月球上看地球,好像一面圓鏡而已,有什麼好爭?

凡夫都是小心眼,所以《華嚴經》才會說:「大、方、廣」;除了大方之外,還要廣無邊際。佛菩薩的心胸廣大,他的大慈大悲有辦法包容一切,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華嚴經》強調要提高生命境界到精神層面才會幸福快樂,如果你不斷的追求物質,就好像站在平地上,所見有限,一定處處有礙。所以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登山攻頂,因為站在最高點,才能一覽無遺,感受逍遙自在。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文章標籤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19 Tue 2019 16:47
  • 行苦

IMG_PITU_20180613_155525.jpg

佛教講「苦」,不是講「過程」,而是講那個

人要幸福快樂很簡單,因為幸福快樂和外在的條件沒有關係,顏回居陋巷就是最好的例子,因為我們的生活基本條件很容易就滿足。

而如果基本生活滿足了,你還不快樂,那就是你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很高的外在條件,也就是說你想要的太多了。而這就是壞苦、苦苦、行苦,「三苦」中的「行苦」--無一時安住,念念追求身外之物,以致於逼惱自己身心不得安寧。

 

相關文章:

一、【快樂為什麼不幸福?】:http://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9260459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190209_002024.jpg

有生必有死,換句話說:人一出生就被判「死刑」了!

佛法是要你以「正知見」去面對老病死;唯有面對老病死,心無罣礙才能解脫。任何在修行上很有成就者,他也要面對自己的老病死。所以,佛陀身為太子時,他遊四城門看見老病死,心中非常震撼,就決定要去找出對治的方法。

而當佛陀夜覩明星悟道後,宣說聖道49年~因為只有「」,才能解決眾生的妄想執著。

《地藏經》雖說:「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然而,再怎麼堅硬的鋼,還是可以用火燒成漿再鑄造;而「」象徵智慧~唯有智慧才能令我們調柔如水。

修行不是要改變今生的果,今生的果要能「甘願接受」。修行是要提醒我們,今生不要繼續造輪迴的苦因,未來就不會再有苦果。因為法是甘露,所以要常常親近善知識,以佛法來熏習自己,才有智慧解決煩惱。

 

 

相關文章:

一、【如何開智慧】:http://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8655111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