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第六章 知識會造成距離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你如果知道色是空,那你就知道受是空、想是空、行是空、識是空。什麼是「」呢?色就是形形色色的東西,是物質就一定會有礙。譬如說,這間房子有牆壁在阻礙,牆壁是水泥,那這就是物質。因為有這一片牆壁,所以我無法從牆壁穿過到隔壁,一定要有門,而門是空的,所以一定要挖一個洞來做門。色與空原本就是對立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但是佛陀在這裡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在講我們所看到的「」這物質,只是一個表相。

 聲音也是一個表相,我們所聽到的聲音,不論是打雷聲、喇叭聲,還是世界名曲或唱歌的聲音,都只是一個表相而已;甚至於連光也是。一般講的色,包括種種的顏色,因為東西都是有顏色;比如牆壁是白色的,桌子是原木色的,所以色有很多種。我們所知道的色,什麼是紅色?就是無法吸收紅色,才叫做紅色。無法吸收藍色的,才叫做藍色。

 換句話,我們為什麼可以看到日光呢?日光就是經過大氣層,照射到地面上,因此你才能看見日光。如果去到外太空,是一片黑漆漆的。這裡會看到光的原因,就是因為地面是一個物質,有一個阻礙,使光無法穿透過去,自然的它就會反射,所以才能看到光。譬如在海邊看晚霞很美麗,但是如果天上沒有雲的話,會有晚霞嗎?沒有。因為有雲,才會反射出美麗的晚霞。

 包括身體也是物質的結構,無法消化的東西才叫做身體;有辦法可以消化的,就變成營養、能量、熱量了。身體是各種的細胞基因,所結合起來的一個殘留物,這是無法消化掉的。如果身體是可以消化的,那人馬上就會不見了。

 身體是由地、水、火、風這四種基本物質所組成的;但事實上,身體是有很多的細胞,而且每一個細胞都是一個生命。大家有緣以這個身體來做道場而住在一起。當初誰也不認識誰,右手不認識左手,左手也不認識右手。舌頭也不認識牙齒,而牙齒也不認識舌頭。

 包括身體裡面很多的器官也是一樣,因為每個器官都有它的眾生。每個器官之間,都是靠著神經系統、內分泌在溝通,以及所吃下去的營養在運送,變成血、蛋白質、鈣質,看哪個地方需要就輸送過去。你認識你的眼睛、鼻子、嘴巴嗎?為什麼嘴巴會長在這裡?而耳朵會長在兩邊呢?這只是它們剛好長在那裡;如果要去探究到底,不斷問為什麼的話,是沒有答案的。有些小孩子會問媽媽:為什麼我的鼻子長在中間呢?那你該怎麼回答?為什麼我會有兩顆眼睛?而不像漫畫書裡面有三顆眼睛?

 最近的報紙有刊載:「台灣有十種小吃,會損害我們的身體,第一種是鹹酥雞。」當你看到鹹酥雞,香噴噴很好吃的時候,我問你:「你有經過牙齒同意嗎?」當你覺得很好吃的時候,你可知道牙齒咬的很辛苦嗎?你喜歡吃,是因為你鼻子的眾生,聞到香噴噴的味道;事實上你的牙齒並不高興。它如果高興的話,那你的牙齒,就不會有牙周病,牙齦就不會腫了。當你吃喜歡的東西,吃的津津有味,而你的牙齒不舒服時,它要告訴誰呢?沒有辦法。它講,你又聽不懂,所以有一天你的牙齒痛,那就是它在向你抗議了。可見有很多的東西,你牙齒的眾生並不高興。想要去吃,只是你的一個想法意念,感覺這東西好吃。

 科學越文明,交通工具越發達,有飛機、高鐵;照道理而言,現代人應該比古代的人時間更多。如果用走路的去台北要好幾天,而現在坐飛機只要分鐘,搭高鐵一個半小時。所以每天可節省的時間有很多,但是現代人的時間有比較多嗎?沒有,反而更忙,身心都很忙碌。為什麼會很忙碌?就是你覺得時間不夠用,所以才會很忙。

 這色身不但不是我們的,包括你的感受,也只是一個表面的相而已;如果詳細的去看,也是空的。包括你內心種種的衝動,你去看它-也是空的。

 你說:「這位師父在講的《心經》,叫我每一樣都要空、都要無,這哪有辦法?」空就是在講無常。我們的感受也是無常的,你今天的感受很好,那你明天的感受一樣會很好嗎?你有辦法將今天的好,保持到明天?下個月?沒有辦法的;但是,說不定你過了一個門檻,就不一樣了。我們不能只想看到自己喜歡看的,只想聽到自己喜歡聽的;不要忘記這些都是無常。尤其很多好吃的東西,對我們的身體都是不好的。口味越美好的東西,對我們的身體大多是不好;因為要口味好,就要「添加物」進去。

 你每天早晨起床,鼻子都沒有鼻塞,而且可以好好的吸一口氣,你有感覺很好嗎?你有覺得這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嗎?我告訴你:如果你沒有感受到的話,可以去台大或是長庚醫院,看看那裡的呼吸器病房,就可以感受到-我今天可以正常的呼吸、這麼容易且自在的呼吸,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啊!真的沒有比這還要好的了,因為這一口氣,並不是用金錢就可以買得到的。當你連一口氣都無法呼吸時,不論花多少錢,都是沒辦法買到的。

 癌症在現代只是個小病。當初癌症可說是無藥可醫,但是經過好幾十年的研究,有很多癌症病患,他的存活率已經有十年、二十年了,照樣活了下來。可見連以前聽到,覺得最可怕的癌症,到現在也漸漸的變成不是最嚴重的病了。「我見」這才是真正的病。因為這是連醫學專家或是科學家,都無法發明標靶藥物來醫治的,這是沒有辦法的。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也可以將它解釋為:已經顯現出來,讓你看到的叫做「色」,還未顯現出來的是「」。就好像你很忙的在工作,這叫做顯現;顯現你種種的動作,講話、做事……,這就叫做色。你晚上睡覺時很安靜,沒有人看到你,你也沒有出來讓人家看到;都沒有顯現出來的,這就叫做空。因此一定要空、色的交替。就像我剛才所說的,一定要有白天跟晚上,所以為什麼人需要睡眠。當你睡得很熟時,你就是「」了。明早起床,你又恢復活力跟生命,那就是「」了。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每一樣東西。

 人可以說是一個小宇宙,白天你出現,晚上你又消失;到明天早上你又出現了,我們是不是每天都這樣呢?所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什麼是「」呢?「異」不是不一樣,異就是離開的「離」。所以是色不離開空,而空不離開色;因此一切都是因緣所生的。就好像樹木會開花結果,所以樹會帶來很多的種子;將種子種在土裡,它又會長出很多的樹。你的口袋可以裝很多粒樟樹的種子,但是你的口袋,無法裝得下一棵樟樹帶著走。

 現在再來將它縮小,這粒樟樹的種子,它的中間也是空的,將樟樹種子剖開來,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是空的。為什麼可以長出這麼大棵的樟樹,讓幾百個人同時在樹蔭下休息呢?這就是色,色就是有。

 我們讀《心經》不要讀到「空去了」(台語瘋掉的意思)。《心經》不空、沒有空;每一樣都是有的,只不過它是在提醒你:「有」並不是永遠的有,會產生這現象出來,是因為有種種的因緣條件所成的。就好像一輛車子,車子只是一個名稱而已,實際上並沒有「車子」這東西。它的前面是車燈,引擎是引擎,輪胎是輪胎,而玻璃是玻璃,鋼板是鋼板,椅子是椅子,但是將這些東西組合起來,就叫做車子。所以它說「無眼耳鼻舌身意……」,這不是否認,不是推翻什麼東西都沒有,並不是這樣的。它的意思就是:你只從聽的話語和文字,並不能代表真的東西。什麼是「真的眼睛」?真正的眼睛是你要去體驗。你如果不去體驗的話,怎麼會知道眼睛好不好?有沒有近視?有沒有色盲?還是有沒有老花眼?看的清楚或是不清楚?

 像世間常說的「愛」,愛只是一個文字,並不能代表它就是愛。什麼是愛?你要自己去體驗,才能知道什麼是愛。我告訴你:「你的父母好愛你。」這是我講的,到底你的父母愛不愛你?這就要你自己去體驗了。

 《心經》的後面,都是反反覆覆在解釋前面第一段。以種種的例子一直解釋,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怕你聽不清楚。佛陀講經年,並不是真的講很多,他都是反反覆覆的講,一句話就講了好幾百遍。不要看經典都這麼厚,其實沒講什麼;因為今天講而明天也講,今天講「色即是空」,明天也是講「色即是空」,為什麼會這樣呢?就像你們說的:「師父叫我們要放下,哪有那麼簡單。」就是因為不簡單,所以才要每天都講;每天叫你的魂,叫久你就會醒了。

 

    ***       ***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諸法空相」,什麼是「諸法」?就是我們眼睛所看得到的,耳朵、鼻子、身體所摸得到的,所有你想得到的一切現象都是空相。「空相」並不是沒有,空相就是它都是不固定的。所以它才說「不生不滅」,它不是生,也不是滅。「不垢不淨」,它不是污染的,也不是乾淨的。「不增不減」,它不增加,也沒有減少

 我們可能會問到:「這世間明明就有很多東西,都是有生有滅的,就好像人,有生就有死。就衣服來講,有骯髒跟乾淨;水也有骯髒跟乾淨的。明明就是有增加有減少,而《心經》為什麼都這麼講呢?」如果從東西的表面來看,確實是這樣沒有錯。當然會有生滅、垢淨、增減這是必然的-這是眾生凡夫的分別。

 其實生與滅只是一種代表性。譬如說:我們的呼吸也有生和滅,當你在吸氣時叫做生,呼氣叫做滅。因為你吸的時候是吸氧氣,而呼氣是吐二氧化碳出來。人需要吸氧氣,才有辦法維生。如呼吸不上來時,就需要裝氧氣筒。但是大自然的樹木,就和我們相反,樹木白天就吐氧氣,吸二氧化碳;晚上就吸氧氣,吐二氧化碳。所以說,晚上不要去樹林裡,並不是那裡有鬼,或是有非人。

 乾淨和骯髒,也是人將它分別的。我記得以前有一位姓唐的,專門舉辦選美大會。他拿黃金做成馬桶;而馬桶是骯髒的,上廁所在使用的。你如果將黃金雕刻成一尊佛像,就叫做乾淨的、清淨莊嚴的。表面上看是這樣,其實都是黃金。如果佛像是銅鑄的、鐵鑄的,而馬桶是黃金鑄的,將他們丟到馬路,你說大家會要哪一種?大家都要撿馬桶,誰要撿佛像。

 水庫有很多水,下雨就會增加;沒有下雨,水庫的水就一直減少。表面上是這樣,但實際上它有減少嗎?沒有。水被陽光曬乾之後它就變成氣體了;水就是H2O個氫個氧,所以就變成氣體。氣就往天上去了,遇到冷壓才會下雨。下雨之後,水庫的水就會增加;因此,水實際上是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的。因此一切的現象都是空相,都是無常的顯現。

 有一個小故事:一位修行人經過一個村莊,剛好遇到元宵節,小孩子都很喜歡提燈籠,而古代的燈籠都是點蠟燭的。他看到小孩子很可愛,就說小孩子你過來,我有話要問你:「你燈籠的蠟燭火這麼漂亮,你沒有點燃之前是沒有火的,點燃了之後才有火光。請問這火是從哪裡來的?是怎麼生起的呢?」

 這位小孩都沒有回應他,直接將燭火吹熄,然後就反過來請問這位修行人說:「剛剛你有看到這燭火很漂亮,我吹了之後,它就不見了,請問:『這燭火往哪裡消失?』」大人都被小孩折服了。智慧和知識是不一樣的。也許你的兒子、孫子,比你有智慧;但是他的常識、知識沒有你多。因為你年齡越大,知識會隨著增加,但智慧不一定會隨著增加。

 隨便的一個燭火,不知道是怎麼生起?是怎麼消失的?所以世間所有的東西都是這樣-這就是代表空。為什麼點燃就會有火呢?因為有種種的因緣條件結合起來,才會產生火。

 剛出生嬰兒的第一口呼吸,不是他想要呼吸,他是無法做主的。這個身體,很多都不是我們的,都不聽我們的話。心臟在跳,你有辦法叫它停嗎?你是無法指揮的。呼吸你也是沒有辦法的,所以有很多事情,它是很自然就發生的。

繼續閱讀:(按以下章名)

第七章 還有什麼不是空無?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心經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開藏老和尚 的頭像
    開藏老和尚

    法遍書齋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