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孫悟空遇到唐三藏--修心七要新解>

第七要 明修心學處

一、『諸瑜伽修』---什麼是瑜伽?與物相應契合之義,瑜伽就是相應之意。其意義有三種:


1、與境相應---一切觸境與心契合、相應。六根觸境時與你的心契合?相應否?

2、與行相應---一切行為與理契合、相應。你的行為舉動有沒有合理?

3、與果相應---三乘聖果與法契合、相應。你修持一個法門時,是否與此法相應?如果可以與此法相應,自然就會有結果出來。


不論在任何情況---行、住、坐、臥、吃飯、穿衣、睡覺…等等,我們的心,都不能離開眾生。這是一種類似相應的修法,所以稱為「諸瑜伽修」。在《華嚴經‧淨行品第十一》講的最詳細,是我們每日生活的祈願文。譬如:


行-若見直路 當願眾生 其心正直 無諂無誑
   見斜曲路 當願眾生 捨不正道 永除惡見


住-菩薩在家 當願眾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若在宮室 當願眾生 入於聖地 永除穢欲


坐-正身端坐 當願眾生 坐菩提座 心無所著
   若敷床座 當願眾生 開敷善法 見真實相


臥-以時寢息 當願眾生 身得安穩 心無動亂
   睡眠始寤 當願眾生 一切知覺 周顧十方


食-若飯食時 當願眾生 禪悅為食 法喜充滿
   若受味時 當願眾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滿足


衣-整衣束帶 當願眾生 檢束善根 不令散失
   著下裙時 當願眾生 服諸善根 具足慚愧


解-大小便時 當願眾生 棄貪瞋癡 蠲除罪法
   事訖就水 當願眾生 出世法中 速疾而往


浴-以水洗面 當願眾生 得淨法門 永無垢染
   洗滌形穢 當願眾生 清淨調柔 畢竟無垢



二、『諸倒覆修』---就是面對諸多的顛倒反覆,處於逆境---因修行而得重病、招致魔障、或招致他人攻擊、毀謗,或家庭經濟陷入危機等,以致於煩惱增加,而不想再繼續修行時。這時你應當思惟:眾生的種種痛苦由我來承受,我的善因所修諸功德,布施回向給他們,希望他們能具足修行的順緣。


換言之,如果遇到順境有感應時,就修的很精進;一旦碰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甚至於把修行忘的一乾二淨,這是不對的。總之,在「顛倒反覆」時,更應非常勇猛的力踩煩惱,繼續修行啊!



三、『初後作二事』---代表早晨,代表夜晚。阿底峽尊者說每天早晨都要記住,今天是新的一天、新的開始。告訴自己:「我絕不再浪費這時間及機會,以前種種,都要讓它過去,今天我一定要保持覺知的過生活。」你心中對「生命存在」充滿無限的感激,感激它仍然信任你、感激它仍然給你機會。


早晨起床要感恩這個世間,還有一口氣讓我呼吸。到夜晚來臨時,你還是要再次的感恩今天所發生的一切。不管它是好、壞、快樂、不快樂都可以讓你學習。每一個境界都是你的善知識,每一件事情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如果你正確地看待每個片刻,每一個片刻都是一顆腳踏石。事實上當我們失敗時,反而比成功的時候,讓你變的更有覺知。因為人們失敗時,才會去反省、檢討;成功的時候就驕傲、得意忘形了。


另外還要記住二件事:第一---當你失敗時,你要記住保持覺知。第二件---你要慈悲的對待自己,不要自暴自棄。因為當失敗時,很容易自暴自棄,我們不可以這樣。失敗時,要保持覺知和慈悲的對待自己。千萬記住!你只要回顧從早到晚所發生的一切,並且將它看清楚就夠了!


四、『二境皆應忍』---二境就是失敗和成功、順境和逆境。記住,不管你在保持覺知上是成功,還是失敗。請你用耐心看待,而不要對自己不耐煩。當我們失敗時,都會不耐煩,但是不耐煩並不會幫助你。你只要耐心的靜觀其變,並且心中充滿信任地說:「明天將會長出另一片葉子。」以作生意來作譬喻,就是你只要有耐心好好的等待,遇到生意不好時不要鬱卒,要充滿著希望。明天會更好,明天沒有更好也沒有關係,因為我們明天之後還有明天。所以不管順境或逆境,你仍然要安住在法上。


五、『二事捨命護』---有二件事情,即使你犧牲生命也要去保護:內在的覺知外在的慈悲。內在的覺知就是智慧,生命其實只是內在覺知和外在慈悲的展現,除此之外,它什麼也不是。如果活的沒有覺知,也沒有慈悲心,你的生命有何價值呢?只不過是個行屍走肉而已,那你的生活又有什麼意義呢?



六、『當學三種難』---追求覺知的路途上,有三種困難你要去突破:

1、觸境當下的覺知---這是要變得更有覺知之前,所面對的第一個困難。譬如說:你很生氣打了老婆一巴掌,等你氣消了以後,才覺知到剛才太衝動、太不應該了。但這又有何用呢?因為一切的事情都已經發生,無法挽回了,覆水難收。但這種事情,並非不可能去突破,你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有辦法抓住它。剛開始時,你很生氣,在事發後約十五分鐘,才覺知到剛才很衝動。只要用心觀照,下一次可能只需十分鐘,就會覺知衝動是不對的。再下一次可能只需要五分鐘。訓練到最後,可能你一分鐘之內,就可以覺知到了。


這第一個困難:就是訓練你,在事情發生當中的覺知。因為事情已經發生叫做「行」,你採取行動,就已經是「造業」了。譬如說:講話時,你感覺講話的音調,有沒有比較高呢?心有沒有起伏呢?


如果不想造成遺憾,那就要在事情發生前,看到你的衝動。在你還無法達到這樣功夫時,第一步先訓練自己衝動後,馬上就發覺---我剛才太衝動了。


2、在觸境前的覺知---第二步你要去看到那個想。那句衝動的話,還未講出去之前叫做,已經發生的叫做。我們現在要學第二個困難就是:在事情發生之前的覺知,你要培養出來。


在事情發生之前,你其實就已經有一個想法存在了。雖然你還未將它付諸行動,但你的心中已經有個念頭,這個念頭在哪裡?你要看清楚,要很用心;如果粗心大意、三心二意的話,你就無法看到衝動之前的那個念頭。所以第二步你要培養這個覺知,能夠更敏捷,更細膩。


但你必須先完成第一個困難:事情發生當時,你就要保持覺知。之後才可以進入到第二步---去抓住事情發生前的那個念頭、那個想法在哪裡?把它看清楚。修行是需要練習的,你如果要修行,一定要去練習,練到熟能生巧。有智慧的人,就不需要透過修行,他只用轉化,念頭一轉就過去了。但如果沒有這種善根,那只有透過修行,慢慢的來修改。只要你用心努力練習,就可以看到念頭,並不是實在的。為什麼說那個念頭不是實在的呢?因為念頭是五蘊中的想蘊佛陀講---想如春時燄。因為印度很熱,當春夏交替時,太陽照射路面,會有熱氣往上升起。遠遠的看,就好像有水氣一樣;我們的念頭,猶如陽燄,是有因有緣來形成的,而不是忽然間跑出一個念頭來。


為什麼會有念頭和想法呢?因為你六根觸境時有感受,才會引起你某種想法跑出來。所以要看清楚你的念頭是如何生起?怎樣形成?怎樣停留?怎麼消失?你如果將它看清楚時,它就會分成四個步驟:怎麼生起、怎麼形成、形成以後它會停留、停留一陣子,它就會自動消失。這就是佛法所講的:生、住、異、滅。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生起、形成、停留、消失;不論它停留很久或是一剎那,都會有一個停留才消失。很多念頭來來去去,而你就是觀照者,將它觀照清楚就好了。


剛開始,可以從很小的念頭著手練習。什麼是很小的念頭?就是在平時,沒有境界可以讓你高興或不高興時,去看你的念頭。譬如說:鄰居狗叫,而你聽到狗叫聲就是感受。然後你想起小時候的愛狗:「那時我家也養了一隻很漂亮的狗,可是到最後那隻狗卻死了。」這時你想到死,就又連想到死去的母親。……整個過程是因為那隻狗在吠叫,所以你開始有了一連串的念頭升起、消失。因此你要練習看念頭,就是要這樣看;而不是等到你高興或是要起衝動反應時,才來抓念頭!這樣就沒有辦法了,平時不燒香,臨時才來抱佛腳,太慢了。

所以你起先要看念頭,慢慢的,你就可以看到更深的情緒層面,看到你的生氣、貪愛、嫉妒種種…。


3、覺知整個的過程---阿底峽尊者告訴我們第三個困難就是:你要覺知整個的過程。在事情未發生之前是念頭,而當觸境時,你一定會有感受;有感受之後就會有想法,有想法之後就會有反應,而最後就會反應在你的身、口、意。所以你要看清楚,覺知整個的過程。整個過程是你的感受→想法→念頭→行為。


很多人根本就不曾覺知到,每個念頭都是來自於心中的感受,也就是說,都沒有去看到念頭的因緣。為什麼我們會有一個想法呢?會起一個念頭呢?就是因為我們的眼睛、耳朵去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還是接觸到什麼,我們有高興或是不高興、喜歡或是不喜歡。


你是否曾經注意過,有時候你不知道它是怎麼來的,但你就是感到很不安,感到很焦慮。好像有些事情,暗地裡秘密的進行,有種特別的感覺,主控你、困擾你。這種感覺就像種子埋在地裡,它好像要冒出新芽。如果你可以覺知到自己的念頭,不久之後,你就能夠察覺出,感覺層面的細微差異。一層一層,有粗細微妙,如果要說的更清楚,是有五層的。


距離我們生命最遠的,就是行動,也就是行蘊。照五蘊來講:色蘊後是受蘊,再來是想蘊,之後才是行蘊,行蘊就是衝動。所以你要衝出去之前,要經過受、想這二關的。想蘊再來就是感覺,六根觸境時,你的心在感覺。超越感覺之外,隱藏在感覺後面的就是心。


我們分別心都太強了,因此要破掉執著的心很困難;事實上心是沒有分你的心,還是我的心。你如果無法認識這句話,要解脫成佛是不可能的。因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而這個佛,並不是木頭雕刻的佛,佛是菩提、是覺---是心做覺,是心是覺。可見這是在訓練心的感覺,而不是在崇拜偶像。


七、『取三主要因』---三主要因是什麼?就是佛、法、僧三寶。


1、佛(得遇善知識)---沒有佛的時候要找誰?就要找善知識。第一重要的就是︱你要得遇善知識。2、法(能如法修行)---你聽善知識說法,並且遵照這個法修行。我們學佛的目的是要修行,而修行就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3、僧(具足修法順緣)---僧是在講修行的團體。僧就是我們修法、修行的順緣、順境。修行中會有逆緣和順緣。順緣就是說有一個修行的團體,可以讓你去共修聞法。以下進一步的闡釋三寶的功能:


1、佛(善知識)---除非跟隨著一位已開悟的師父學習,否則你是不可能成長的。不但無法成長,有可能還會原地踏步,甚至你會退步。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修行的路上阻礙重重,並且有很多錯誤的法門,所以你很容易迷失而走錯路。除非有一位已經真正知『道』的人,來陪伴你走這條修行的路。並且將自己交給這位知『道』的人、信任這位知『道』的人,讓他來帶領你往前走,否則你幾乎不可能到達目標。


問題是,要如何找到一位開悟的師父,跟著他學習呢?你認識他嗎?問題就出在這裡,你如果知道這位師父開悟的話,那你就不用學了。因為你比他還厲害了。你無法認出一位開悟的覺者,甚至還會誤會,認為他是邪師。尤其一位開悟的覺者,他是絕對不低頭、不妥協的。他不會因為市場的需要而隨順眾生。所以他的市場銷路是很差、很壞的。現在的信徒,只喜歡參加法會或共修,很重視父母往生時,師父去助念、誦經,他就很高興。但是覺者的眼睛很雪亮,看的很清楚,知道那都是在騙死人的。我們常聽人講「在生孝敬父母吃一粒豆,較贏死後拜豬頭(台語)」用這句也可以講成「在生請你父母聽師父講經一次,勝過他們死了以後,你才要請很多師父,為他們做大法會誦經。


所以一位覺者,都違反世間的遊戲規則,他不能順應群眾的期盼,也絕對不會妥協於你。因此你對他的第一個印象就不好了,那要怎樣去親近他呢?這就要靠你過去世,是否有與他結善緣了。並且靠你自己的善根、福德。不然你這世要找有開悟的善知識跟他學習,是永遠也找不到的。師父要找徒弟是比較快的,因為師父他會看因緣而你是無法看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遇善知識。
沒有這麼簡單的。


2、法(能如法修行)---佛陀以兩種的方式來說法:第一種是用語言的方式。第二種是用心,用心能量的溝通。最有名的是禪宗常常講的---拈花微笑,以心印心。為什麼能與佛陀印心呢?就是代表你的想法、觀念,已經與佛陀非常接近,才可以搭上線;這時就不需要用講的了。


語言只是一個先前的準備而已,事實上法都不在於講說中,能講出來的,就不是法了。但為什麼需要講?要讓你先準備,好讓你能和師父做非語言、超越語言的直接溝通。但是事先,一定要聽師父講。因為你過去都是世間的思惟及想法,現在師父他利用語言說法,幫你清垃圾、改變你的頻率、調整你六根觸境,都不再用過去所學、所聽、所認識的來反應。所以師父說法的目的,就是要讓你過去的心死,如果你過去心沒有死,就無法與師父做直接的溝通。


事實上直接的溝通,需要你對師父有極大、絕對的信任。《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如何培養善根?用你的信心;用信心的水滋潤你的善根,好讓它可以趕快根深、定根。因為接下來,你將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往何方,只感覺到好像有重要的事情要發生,但這一切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況,卻無法表達。因為你沒有開悟過程的經驗,所以要跟著一位師父學習。這是一條未知的路途,也是你未曾有過的經驗。最後則會來到一個,語言與非語言,都不需要的交會。此時弟子只是師父的影子,他與師父無二無別。


而很多人都走到九十里路,就向後轉了。為什麼呢?因為對善知識的信心退失了,以致於無法如法修行,堅持到底。


3、僧(具足修法順緣)---僧就是修法的順緣。沒有修行的團體,佛陀的法將無法繼續傳承下去。所以修行的團體、僧團,就像是沙漠中的綠洲。是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和視野,它裡面的生活,充滿清醒和覺知、慈悲和愛;能在這裡修行絕非偶然,一定要具足修法順緣才能漸漸地,朝著一個特定的方向成長邁進。你可以在一個很好的修行環境親近善知識,這代表你具足善根、福德、因緣。不然的話,那是不可能的。


八、﹃修三無失壞﹄---要修三種不退失。

1、不能退失恭敬善知識---對善知識的信心不能退失。你如果沒有信心,那怎麼恭敬他呢?所以你不能退失恭敬善知識。一切佛法的功德與利益,端賴善知識的指導教誨。因此我們要對善知識虔信不渝,不可以退轉。

2、不能退失菩提心---你不可以退失菩提心。因為菩提心是修行的精髓,就如同我們的骨髓一樣,應永不退轉。


3、不能退失守護的戒---對一切的戒,要守護好。戒律是要保護來世、今生幸福的根源,所以你要永遠護持不犯。如果沒有遵守戒律,那你就會墮落到三惡道。這樣的話,你來世要修行,就沒有機會了。


我們一定要修三無失壞;如果可以修三無失壞,那你要成就三無離就不困難了。


九、『成就三無離』---成就身、口、意三妙行。換句話說,當你六根觸境時,你的身、口、意都不會衝動。你的心中如果沒有法,六根觸境時,你的身、口、意一定會造業。如果沒有退失恭敬善知識、沒有退失菩提心、沒有退失守護的戒律,那你要成就身、口、意三妙行就不困難了。換句話說:就是你遇到任何境界,都可以表現出三妙行。三妙行都不會離開,那你就不會造業了。


十、『於境無黨修,----於境應無分別地修。為什麼要?目的就是分別;有分別心才有黨派。所以我們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境界,都要沒有分別的去修。遇到境界時,你的心中如果沒有法,當然都是用分別心。心中如果有法,你就知道要用什麼法,來對應境界。---第七要(上)竟。(下)待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修心七要
    全站熱搜

    開藏老和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