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在哪裡呈現?就在每一個做人做事當中呈現!
而佛法最可貴的智慧,就是「萬法性空」;正因為「萬法的自性是空」,所以才能藉著各種善緣運行轉化命運,這才是大乘佛法「畢竟空」的真理。
現今社會有部份的人對佛法一知半解,當他在人生過程中遭受到打擊、挫折,就只會抓住「色即是空」、「四大皆空」、「一切都空」來逃避現實,認為反正什麼都是空的。自己不思改進,不圖振作,甚至認為自己在行「忍辱波羅蜜」;其實依我看來,這不是什麼「忍辱」,而是天大的「愚痴」啊!
語重心長奉勸各位:真正了解大乘「空性見」的人,會把自己的人生處理得更理性、身心更健康才對;唯有身心健康、家庭和諧、人際關係良好、事業工作如意,我們的「慈悲心」才會自然升起。
試想,如果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人生到處都是「礙」,又怎能引發慈悲心呢?
所以唐朝華嚴通家李通玄長者說:「若離開現實的苦惱世界,則安樂理想的佛智淨土亦不存在。」換言之,想要求安樂理想的佛智淨土,只有向自己的五蘊身心之中下手。所以《六祖壇經》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照見五蘊皆空】: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98655151
三、【五蘊熾盛苦】: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1295454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