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我講經一定要舉的例子,這個典故是出自 《淮南子.人間訓》:
「塞翁」是指邊塞附近的老翁,他養的馬無故跑到胡人那裡,鄰居來慰問他,他說:「没關係,這難道就不會是好事嗎?」過了幾個月,他家的馬不但自己跑回來,還帶了一群新馬回來;鄰居又來慶賀他,塞翁回答:「這難道不會是壞事嗎?」
果然,他兒子調訓馬時,摔斷大腿骨;鄰居又來安慰他,塞翁笑笑回答:「沒關係,這難道不會是福氣嗎?」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家有壯丁者都被徵召上戰場,死者十之有九,而塞翁的兒子因為跛脚不用被徵召,所以父子都保住了小命。
這寓言告訴我們,福也可能是禍,禍也可能是福,其中因緣深不可測。然而,塞翁無論遇到苦樂境界,「他都接受」。他認為當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都接受,沒有分別,所以他沒有隨著「十二因緣」「受」之後的「愛、憎」(喜歡、不喜歡)去流轉而生煩惱。
塞翁能活得自在,是因為他沒有分別心,不擔憂未來,不煩惱過去,就是接受當下~他是我們的善知識啊!
所以《金剛經》玄奘大師翻譯的經名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能斷金剛」是指「能够斷除堅如金剛頑石的分別煩惱。」只有俱足這種智慧,才能真正的到達彼岸,離苦得樂。可見眾生所有的煩惱,都是源自於「分別心」。
註:建議熟記【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相關文章:
一、【法遍書齋。首頁全覽】: 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
二、【接受】: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19750547
三、【無常想】: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09460207
四、【高手在人間(1)】: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post/121121674
五、【金剛經的智慧】:https://wiseman87.pixnet.net/blog/category/3463986